自动焊接机器人
省产手术机器人样机即将亮相
2025-01-04
省产手术机器人样机即将亮相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除此之外,在研制手术机器人方面还存在着专利难题。据王共先介绍,“达芬奇系统”的研发公司对每一项技术都进行了专利注册,保护其知识产权,这就意味着我们如果要研制自己的手术机器人就需要规避一些已有技术。
  “知识产权在美国人手上我们也没有办法,例如装在操作臂远端的手术器械每一次使用都将记录备案,在使用10次后就不听使唤了,需要更换新的手术器械。虽然这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但是10次实在太少了,这几乎是强制更换。”据介绍,在一次普通的机器人手术中,手术器械需要更换一到两次,而一个手术器械的价格就达400多元。
  措施:“省产”手术机器人从单臂做起
  我国还在对手术机器人上进行探索,那么国产手术机器人研制是否会有所突破?而我省是否有研制手术机器人的意向?
  去年4月,由天津大学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成功为长沙的三位患者解除病痛,标志着该科研成果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3年内投产。业内人士分析,一旦技术成熟,国产手术机器人投入市场后,预测价格只需进口的三分之一,将对目前一枝独秀的手术机器人市场造成良性的冲击。
  国产机器人还在孕育当中,对于“省产”机器人我省又有何动向?“我们做不了四个手臂的机器人,那就从单个手臂的做起,帮助医生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也好。”据王共先介绍,我省正在研制本土手术机器人,由于技术限制只能从最简单的单臂机器人开始,目前已经取得突破,样机有望近期亮相。
  建议:将部分机器人手术纳入医保范围
  我省手术机器人的手术费用要比人工手术高上1到2万元,虽然机器人手术后将大大减少住院时间以及康复费用,但是不少市民仍然认为机器人手术“划不来”,不愿意进行机器人手术。
  “机器人手术毕竟是新的东西,市民不是专业人士,所以不是很懂,认为一些成功率较高的手术还是让医生‘手工’做比较好,毕竟技术已经成熟,基本不会失败,何必要去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在南昌一些市民看来,手术机器人或许只是一个噱头,而且手术费用又相对较高,就算总费用与人工手术持平,也难以消除疑虑,只有在人工手术风险较大的情况下,才愿意尝试机器人手术。有专家表示,手术机器人在一些高难度手术中优势极其明显,如前列腺癌根治术、全腔内心脏搭桥、膜瓣成型与置换、心脏肿瘤切除等,建议将手术费用纳入医保或者部分纳入医保,一方面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显示出政府对于手术机器人的支持态度,消除市民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