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小镇攻坚智能制造青山湖畔飘来五朵“云”
2024-12-31

“同济大学在国内工业4.0方面是翘楚,它的进驻意味着云制造小镇在这方面也走在了最前列。”李军说,像同济大学浙江智能制造研究院与恩大施福这样的院企合作,在云制造小镇处处皆是。强大的科研技术为企业做智力支撑,是云制造小镇最大的优势之一。
目前,云制造小镇集聚了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同济大学浙江智能制造研究院等46家大院名所、企业研发中心和高校,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青年创业创新需求非常旺盛。
为了使小镇的发展形成合力,云制造小镇整合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发资源,促进它们共建专业检测中心、实验室、服务平台,实现优质研发资源的共享共用、优势互补,助推院所和企业协同创新。
在科创大楼B座一楼,记者看到LED显示屏上,不断滚动着已入驻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成果,有需要的企业可以马上实施对接。前期,港大研究所已与杭叉进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叉车合作项目,与国电能源进行基于纳米流体技术的建筑节能技术合作项目。
这就是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现场工作人员说,除了科技成果转让合作受理、发布、交易,这个服务平台还可以受理、发布企业技术难题,进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代理专利申请、会计事务、人才申报,提供创新创业和法律咨询等服务。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青山湖科技城科研机构发布科研成果160余项,共有产学研对接项目30余个,其中港大研究院已与杭叉、国电能源、艾力康、华为等区内外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1项。
智能装备走出实验室
有激情万丈的创客,有众多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撑,云制造小镇最独家的优势,更在于青山湖科技城里有众多的装备行业龙头企业。它们为云制造企业就地提供巨大的实践平台,同时也是巨大的市场。
走进115平方公里的青山湖科技城,记者发现这里集聚了杭叉、杭氧、万马、西子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装备行业企业,对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提升改造需求强劲。
沿着苕溪两侧,在云制造小镇的东南面,专门设立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化提升改造区,即借助科研院所和云制造企业来对传统装备制造进行改造与提升。
西子这位国内电梯制造业的大鳄,与恩大施福达成合作意向,即将实施智能化改造。
自从杭州新华坊电梯事故发生以来,电梯运行的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西子与恩大施福的合作,有一部分正是正着手于电梯维保智能化。
“我们将智能管控运用于电梯的运维,这个系统上线后,电梯运维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恩大施福总经理周超群举了一个例子:一部电梯,假如到了维保期还没进行维保,系统就会进行预警,预警之后,维保公司还不进行维保,那就直接将电梯锁定无法使用。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电梯使用的安全系数。
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园、高端成套设备产业园、信息基础设施产业园……一个个重点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化提升改造项目正在建设中,其中包括智能化年产5万台的电动叉车、电梯部件产业化等。
在这一方青山绿水之间,云制造小镇擎起“浙江智造”之梦。
■ 小镇愿景
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建成孵化器、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集聚科技型企业500家,引进创新团队50个,集聚各类创新创业群体5000人,智能装备产业提升实现产出超过200亿元,建设融云制造服务、科技研发、创业创新、文化展示、旅游休闲、生活居住、社区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将小镇从云制造的试验区转变为智能制造的先行区,打造为中国云制造技术的创新源、浙江智能制造产业的新引擎。
■ 产业目标
到2017年,小镇预计将实现总产值239.5亿元,实现总税收12.8亿元,吸引旅游人次达到40万人次以上。